当前位置:首页 > 超级看本 > > 朕,亡国昏君??? > 分卷阅读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9(1 / 1)

李冀昌继续扩大势力,坐稳了半壁江山之后,原本那些摇摆不定的藩镇势力还有可能听你的话吗? 周业看着他写下的这段话,只觉得眼前人心思深远,愈发深不可测,心中略有些骇然道:“公主这是……欲谋天下?” 萧珩: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1]。 如今朝廷式微、燕室凋敝,乱世之中,你不主动争取,便会被人压在头上,任人鱼肉,之前是安有良,现在是李冀昌。 你有意当个偏安一隅的诸侯王,也得看别人容不容得下你占据河东这块兵家必争之地还手握数万雄兵的大将军。 周业缄默。 高泰:“我赞同公主的看法!” 他直来直去惯了,最恼的便是出谋划策的时候吃了嘴笨的亏,争辩不过文化人,此刻见有人能将素来能说会道的周业压得说不出话,心中畅快得恨不得给公主鼓掌叫好。 萧珩垂眸扫了眼正在玩他头发丝的段云枫,眉头一皱,他伸手将段云枫的脸扳了过来,刚才那段话他并不是写给高泰和周业看的。 “咳……”段云枫将萧珩捏着自己两颊的手指一点点掰了下来,他看着这位跟随父亲多年、以稳重著称的谋士面对萧珩时哑然失色的模样,只觉得十分有趣,段云枫不紧不慢地抿了抿唇道:“公主说得不错,吾等身为燕臣,自当以匡复大燕社稷为己任,如今陛下下落不明,朝堂却不可无主。” 他这话已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萧珩当然清楚。 段云枫之所以表态如此干脆,是因为他心中早已有了倾向。 段云枫的副将,方才看着几人争论默然不语的宋时裕此刻开口道:“只是嘉宁皇帝并无子嗣,而他的几位兄弟都被楚王以谋反之罪杀了,先下洛阳城中哪还有合适的人选?” 萧珩提笔写道: ——他能杀,你们不会找?四海之大,难道还找不到个姓萧的宗嗣?按照宗谱挨个找便是了。 宋时裕:“……” 为什么感觉公主提及宗嗣的时候,态度随意的像是让人从集市抓只猪来,这……这对吗? 段云枫笑了,他侧目看向萧珩,“我看公主就姓‘萧’,不如我把天下打下来,公主来坐这个皇位,依公主之能,不比那些个宗嗣强多了?” 萧珩狭长的眼眸中闪过一抹戏谑的神情,他冷笑着写道: ——那你不如去道祠里寻几个厉害的法师,让他们向天祈愿,诚心一点,说不定感动了上苍,连失踪的皇帝也能找到。 段云枫被他逗得直笑,肩膀都在抖,“那我真是要好好地祈愿,让老天帮帮我。” 少顷,他收敛了嬉笑的神色,看向宋时裕道:“按照宗谱寻找皇嗣这件事便交给你来办了,事成之前,切勿走漏半点风声。” “是。” 商议完此事,段云枫将几人送出府,萧珩回到自己的书房中,李进喜摒退左右,确认屋外没人后,与萧珩道: “殿下真的要让镇北王另立宗嗣?” 萧珩垂眸扫过手中的一叠请柬和礼单,主要都是些试图通过他和段云枫攀上关系的人送来的,大部分都来自燕朝旧臣。 自李冀昌提出迁都之后,这些大臣无不人人自危,李冀昌一旦迁都汴州,他们必将失势,以李冀昌对燕朝旧臣的清算力度来看,他们日后能否保住性命都是个问题,其中有不少人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如今势力唯一有可能与李冀昌抗衡的镇北王身上,希望段云枫能尽快拥立宗嗣,否决迁都的提议。 他神色淡淡道:“不会。” 李进喜:“那殿下是打算?” 萧珩抬起眼眸,“下道诏书,让他们知道皇帝还活着不就行了?” 段云枫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抗衡李冀昌、讨伐安有良的正统之名,而论正统,谁又比得过自己这个皇帝。 无论嘉宁帝萧桓之前有多么荒唐,但只要他还活着,他就是大燕绵延二百年国柞最没有争议的继承人,是“上承于天,下应社稷”的皇权象征,比立任何一个姓萧的宗室都更有说服力。 当然现在还不到萧珩亲自出面的时候,但假他人之手下道所谓的诏书,说自己被安有良挟持去了凤翔,要段云枫前去救驾勤王不过是顺手的事。 w?a?n?g?阯?F?a?b?u?y?e?ī?f?μ???e?n?2???????????????? 思及此处,他目光缓缓扫过那些请柬……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一个在朝中威望足够,又对大燕忠心耿耿的人去帮他办这件事。 找谁呢? 第11章 萧珩翻完那叠请柬,将送礼的这些人与萧桓记忆中的那些大臣一一对应起来,“怎么不见中书侍郎王沐川的家眷来送请柬?” 萧珩对这个王沐川印象还算比较深刻,一是因为他乃自己心腹能臣尚书令王博言的后人。 二是因为嘉宁帝萧桓刚继位的时候,这个王沐川还是宰相,当时河北起了叛乱,眼看叛军一路就要打到洛阳,萧桓吓得不行,连夜收拾自己的唱戏班子就想“南巡”蜀地,还是王沐川拦住了他,说陛下不必惊慌,镇北王的勤王之师已翻越太行山,必能在前线挡住叛军,陛下此刻离京只会动摇军心啊,随后王沐川积极传檄四方、号召藩镇讨伐叛军,镇压了叛乱之后却因为说话总是直来直去,得罪了禁军中尉安有良,被对方以左脚率先踏入殿门为由罢免了相位,贬为中书侍郎。 萧珩以公主的身份与段云枫成亲之后,仍在朝中为官的这群燕朝旧臣都恨不得通过自己这个“公主”攀上段云枫,倒是唯独不见中书侍郎王沐川遣人登门拜访。 李进喜道:“据说李冀昌提出迁都之后,这位王侍郎连夜将家眷都送出了洛阳城,只有自己留了下来,似乎是准备……死谏。” 萧珩将桌上的请柬叠拢,“明日早朝前,去见一见这位中书侍郎。” …… 翌日。 卯时刚至,晨光熹微。 王府祠堂巍峨的牌匾下燃着一炉青烟,陈旧的紫檀供桌前摆着二十一副祖宗像,其中官拜宰相者共有九人。 王沐川穿着熨烫好的绯色朝服,抬头凝望着那一张张伴随燕王朝走过兴衰更迭的肃穆面庞,缓缓点上最后一支香,他独身一人孤寂的背影在那恢宏空寂的宅檐下缩成了一个细小的黑点。 “走罢。” 他上完香,跨过拱门,正准备吩咐长随备轿,却听下人匆匆来报道:“老爷,府外有贵客求见。” 王沐川微微诧异道:“谁?” 那人答:“是段将军府的昭义公主。” 王沐川心下一惊,他从未见过这位昭义公主,只是有所听闻镇北王世子似乎对公主一见钟情,直接迎娶了这位公主,他虽一时琢磨不透对方的来意,还是立刻道:“快将公主请入正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